说说听觉统合训练要让特殊学生在学业和社会生活方面达到有意义的融合
听觉统合训练指导是指组织专家队伍,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开展评估、提供咨询、提供材料,甚至做一些直接教学的活动。巡回指导可以定位在不同的层次之上,可以建在一个特定的行政区、社区或学区里。巡回指导特别适合在障碍及困难学生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展。巡回指导也可以与少量的普通学校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这样的队伍可以与教授大城市贫民区边缘学生的老师一起工作,也可以与负责普通学校学习困难者的老师以小组形式一起工作。听觉统合训练的优点是:专门化服务直接进入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社区。然而应当注意,这种模式设计的服务不能过于分散,否则对学生和学校来说就几乎没有价值。针对指导教师的服务也很重要,他们的工作是回归主流班级中边缘学生真实参与程度的关键。
合作学习模式
在普通班级中,听觉统合训练要让特殊学生在学业和社会生活方面达到有意义的融合,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普教教师不仅要负责为特殊学生和其他在学习方面存在高危因素的学生提供个别化教学,而且还被要求确保所有学习者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并让整个班级在社交方面融为一体。班级内的指导是一种无需学生离开教室即可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方法,它往往通过班级内的同伴指导,融合班级中的合作学习来完成。在全纳教育中,这种同伴指导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观点,不再是挑选出没有熟练掌握某一特定技巧的学生,让他接受成就水平较高的学生的特殊帮助,而是将低成就水平的学生和特殊学生当作持续的、全班活动的全面参与者,使班级中所有学生同时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指导者和被指导者。
资源教室方案
资源教室方案是一种教育措施,听觉统合训练接受辅导的特殊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学习一般课程,其余时间到资源教室接受资源教师或特殊教育人员的指导。通过这种安排,特殊学生的潜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缺陷得到及时补偿,同时发展了其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可以在普通班级顺利就读。资源教室方案是由资源教师利用资源教室的设备和其他资源,为学生及教师提供教学协助的计划,其核心在于如何发挥“资源”的功效。首先,要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配合教学活动、增进教学效果的事物或人员。资源的功能在于协助教育人员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以达成教育的目标。因此,可用的教学资源都应当充分利用,发挥其支援的效果。其次,资源教室要成为学校教学资源中心。在全纳教育过程中,必须对学习上及行为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援性的协助。资源教室应购置充足的教学设备、教具及图书资料,以供学校师生利用。再次,资源教师本身即是学校的资源。他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特殊教育教师,负责资源教室的使用和管理,并能为学校教师及家长提供咨询服务。
我国现阶段的全纳教育——随班就读根据国情,我国政府制定了在普通教育机构招收特殊学生进行随班就读的政策,这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从1987年开始,我国在15个县、市开展了针对残障学生的随班就读的教育研究。在20多年的实践中,特殊教育工作者艰难地摸索,形成了随班就读的管理模式;并随着特殊教育的深入发展,不断开拓和规范随班就读的教育范式。
随班就读概述
随班就读概念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听觉统合训练就是把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里,让他们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随班就读是一种在普通教育机构中队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形式。它不是把特殊儿童简单地放在普通班里,而是要创造条件,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国家教委在《关于在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试行办法》中规定了随班就读的对象:即视力(包括盲和低视力)、听力语言(包括聋和重听)、智力(轻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包括中度)等类别的残疾儿童少年;暂不具备筛选鉴定条件的农村地区,被怀疑智力有问题的儿童少年;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法定文件规定的对象。
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班就读试验,听觉统合训练是一项改变学校办学思想、教师教学观念、学生学习困难情况的新尝试。1983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普及初等教育基本要求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了“弱智儿童目前多数在普通小学就学”。1987年12月,国家教委在《关于印发“全日制弱智13单元一 特殊儿童早期训练与指导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