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障碍儿童定义
听觉统合训练障碍也称听力障碍、听力损失。听觉统合训练障碍儿童是指因听觉统合训练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统合训练功能减退,造成言语交往网难的儿童。听力障碍分为聋和重听两类。
婴儿听力损害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我国初生婴儿中听力损害的发病率为1/750,重度的达1‰。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布,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听力障碍2004万人,占24.16%。其形成原因主要可归纳为先天性遗传、后天性耳聋、有害物质引发耳聋、老年性耳聋等因素。
听觉统合训练障碍儿童特点(一)感知觉特点,听障儿童在感知事物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知觉信息加T不完整、视觉的优势地位以及缺陷补偿等三个方面。(二)注意特点,听障儿童的注意最早表现为条件性的定向反射,比如注意人脸。半岁后,随着动作发展,注意范围扩大,周围的许多事物只要与视觉有关就能引起他的注意。但l岁内的注意都是无意注意。3岁后的幼儿期,随着听障儿童活动和游戏的增多,生活范围扩大,有意注意开始形成。但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形成和发展都比较缓慢。(三)记忆特点,3岁以前,听障儿童的记忆基本属于无意记忆,3岁以后记忆水平明显提高。听障儿的想象记忆优于词汇记忆。(四)思维特点,听障儿童思维内容具体,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听障儿童多半是通过列举概念的方法来阐明概念而不是通过内涵来解释概念。所以,听障儿童在思维过程中容易发生扩大概念或者缩小概念的错误。此外,听障儿童难于理解和运用抽象词汇和意义不明确的虚词。